電話:18638870278
郵箱:
傳真:
地址:洛陽偃師工業(yè)園區(qū)
巴西有條13000年前的隧道,建造者到底是誰?總之和人類沒有關系
南美洲是一塊比較神奇的大陸,為什么這樣說呢?
因為這里總會發(fā)生讓人意想不到的事情。
比如在巴西發(fā)現(xiàn)了一條13000年前的隧道,起初科學家們認為是早期遷徙到南美洲的人類挖掘的。
然而隨著深入的調(diào)查,研究科學家們發(fā)現(xiàn)這條隧道很有可能不是人挖的。
一時之間人們猜測這會不會是外星人所挖的隧道,這個隧道究竟隱藏著怎樣的秘密呢?
神秘隧道
2010年巴西一位地質(zhì)學家在考察的時候突然發(fā)現(xiàn)了一條長610米的隧道,隧道的高度大約1.2米,寬度1.5米,一個成年人可以佝僂著身子在里面行走。
起初科學家們認為這也許是戰(zhàn)爭時期人們挖掘的防空洞,因為隧道內(nèi)壁非常的圓滑,上面還能看到一些凹槽的印子。
然而通過對隧道巖石的時間檢測發(fā)現(xiàn),這條隧道的出現(xiàn)時間距今大約13000年,這一時期的人類很有可能才剛剛到達南美洲,并且處于石器時代。
按照當時的生產(chǎn)力想要挖掘這樣一條隧道是非常難的,于是人們猜測會不會在更早的時候就有人類踏上了南美洲這塊土地。
并且先一步發(fā)展出了文明,之后因為某些原因,導致文明消散,就像亞特蘭蒂斯沉入海底一樣。
地質(zhì)學家們分析了隧道的形成原因,竟然在里面沒有發(fā)現(xiàn)金屬的痕跡,這就非常的令人疑惑。
前面說到,如果使用石器挖掘隧道,那么工程量會非常巨大,既然是史前文明那么肯定會使用金屬器具,因為會使用金屬是人類文明進步的一個標志。
沒有金屬的參與,說明這條隧道和文明沒有什么關系。
當然也有人認為這可能是外星文明留下的痕跡,這里曾經(jīng)是它們的基地。
由于外星文明使用了一種非常先進的材料,明明沒有金屬卻比金屬的強度還要大,因此就沒有在隧道內(nèi)留下金屬開鑿的痕跡。
有地質(zhì)學家認為這條隧道很有可能和人類沒關系,隧道出現(xiàn)在亞馬孫地區(qū),本身就是人類罕至之地,即便是現(xiàn)代,亞馬孫的原住民也沒有挖隧道的習慣。
當?shù)氐膫髡f中也沒有隧道的蛛絲馬跡,由此可見在這13000年的時間里,沒有一個人發(fā)現(xiàn)過這個隧道。如果不是人類挖掘的那么究竟會是誰呢?
大地之懶
地質(zhì)學家學家們在隧道的內(nèi)壁發(fā)現(xiàn)了有凹槽痕跡,經(jīng)過仔細研究他們覺得是一種動物的爪痕。
在南美洲的確存在著很多挖掘高手,比如食蟻獸家族,它們的爪子甚至能夠挖開堅硬的水泥地,所以挖這些巖石對他們來講完全是小問題。
不過根據(jù)這些凹槽之間的間隙,科學家們推測挖掘的動物體形會非常的大,按照食蟻獸現(xiàn)在的身材似乎不太可能。
于是古生物學家們搬出已經(jīng)滅絕了南美洲動物,將它們的爪印與隧道內(nèi)的痕跡進行比對,還真找到了。
這條隧道很有可能是一種叫做大地懶的古生物挖掘的。
大地懶是一種生活在10萬年前的古生物,滅絕于1萬年前,因此它在13000年前挖隧道是極有可能的。
其次,根據(jù)大地懶的生活習慣來看,它們挖洞的可能性也非常大。
成年大地懶的體型和亞洲象相當,能長到到3到5噸重,基本上沒有任何天敵,但是對于亞成年的大地懶來說,生活就比較艱苦了。
可能為了晚上能夠安心睡覺,它們就給自己挖了這樣的一個長長的洞穴。
大地懶和我們所熟知的樹懶有一定的親緣關系,所以他們也長著長爪子。
只不過這個爪子很有可能不是它的什么武器,只是它用于勾住樹葉拉下來吃的工具。
大地懶和它的親戚一樣,行動速度并不敏捷,性格也比較溫和。
成年個體完全是依靠體重獲勝,但是亞成年個體沒有那么大的體型來保護自己,就依靠自己的長爪子挖掘一個庇護所。
只可惜在12000年前第四紀冰川結(jié)束時期結(jié)束,氣溫開始回暖,大地懶這種大體型動物是很典型的寒冷地帶生物,因此面對這樣的環(huán)境巨變他們無法適應。
再加上人類步伐的擴張,行動緩慢、身上有很多肉的大地懶就相當于南美洲的猛犸象,還是脾氣吻合的那種,殺一只夠一個部落吃好幾個月。
于是漸漸地,大地懶這種生物直接從歷史長河中消失,如今只剩下它巨大的化石。
南美的巨獸們
南美洲在演化道路上出現(xiàn)的巨型動物,不僅僅只有大地懶,比如歷史上還曾經(jīng)出現(xiàn)過體重超過1噸的水豚。
水豚是世界上最大的嚙齒類動物,可以將它認為是一只大耗子。
水豚也是網(wǎng)紅動物之一,憑借超好的脾氣與丑萌的外表,成為了新一代的動物界交際花。
前面說到南美洲是一塊比較神奇的大陸,很多動物的演化在這里是不遵循規(guī)律的。
比如我們一說到嚙齒類就會想到老鼠,就會認為是一種食物鏈底層的動物。
然而,當初有一支嚙齒類趁著南美洲大陸與非洲大陸藕斷絲連的時候,跨越當時還比較窄的大西洋進入到了南美洲地區(qū)。
在這里他們并沒有像自己的祖先那樣過著偷雞摸狗的日子,相反他們發(fā)現(xiàn)自己的兩顆大門牙用來吃草非常不錯。
于是它們就開始了自己的吃素生活,并且還適應了亞馬孫濕潤的河流沼澤,它們在南美洲的生態(tài)位類似于非洲的河馬。
巨型水豚喜歡生活在炎熱潮濕的河流沼澤中,而隨著第四紀冰川的到來全球變冷,巨型水豚就此消失,存活至今的水豚體形有所減小。
南美洲還生活著地球上最大的蛇類森蚺,然而在歷史上森蚺也不過是個弟弟。
在古新世時期,南美洲的熱帶雨林里出現(xiàn)了一種超級蛇類泰坦巨蟒,這是有史以來出現(xiàn)過的最大蛇類,它們的體長超過12米體重超過1噸以上,以當時的巨型龜類和鱷類為食。
科學家們發(fā)現(xiàn)那個時候地球正在經(jīng)歷一波全球變暖,當時的亞馬孫溫度和濕度遠超過今天。
泰坦巨蟒成為了橫行在亞馬孫的巨獸。不過隨著古新世、始新世這波變暖冷卻,泰坦巨蟒也從走向了滅絕,留下了那令人瞠目結(jié)舌的化石。
當然南美洲有一種巨型動物非常慘,它們就是巨型犰狳。
巨型犰狳的外殼是一個球狀,非常巨大可以讓2到3個成年人擠在里面。
因此當人類遷徙到南美洲之后,對巨型犰狳展開了瘋狂的捕獵,目的就是為了獲得巨型犰狳的外加用它來搭建房。
在人類的獵殺下巨型犰狳很快就滅絕,他也成為了倒在人類手下的著名物種之一。
自從人類遷徙到南美洲之后南美洲就再也沒有出現(xiàn)過這種巨型動物了,科學家們猜測很有可能是人類的原因。
因為在人類遷徙的過程中巨型動物總是第一個倒下。
不過這也無法消除這些巨型生物留下的痕跡,比如這個大地懶留下的隧道,差點就引起了人類文明的動蕩了。